精選文章

移轉重劃土地 享兩大優惠 - 工商時報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土地平台 》北市搞容積銀行,被啃食完才來做莊

台北市公共設施保留地、道路用地、歷史建築,過去因政府財政困難,幾乎沒有資金可進行徵收,地主只能枯等持有土地等同廢地,2008年北市開放容積移轉,讓廢地瞬間變黃金,加上房價狂飆推波助瀾,形成「建商狂買、中人賺很大」的情形,不過,北市府已經確定推動容積銀行,由政府做莊賣給建商容積,試圖扭轉資訊不透明的負面現況。
台北市自2008年開始開放道路、公園綠地容積移轉以來,市府已經核給18公頃建築容積作為對價關係,其中近3年更核定了52件約市值350億元的容積價值。
台北市都發局局長邊泰明舉例,以信義路五段的移入基地來說,從其他行政區移出的道路用地土地公告現值約6億元,但移入信義區後換算樓地板面積市值高達23億元,中間價差非常驚人。
他指出,未來容積銀行執行方式將在建商申請開發時提出需求,並請3家以上估價師進行估價,再透過都市設計審議確認量體,最後收取代金。
未來代金會先扣除建築成本,並保留1成5至2成利潤給建商,因此市府未來出售1坪容積增額樓地板面積,至少有6~7成利潤。
邊泰明也說,全市仍有592公頃可增加容積的可開發土地,換算下上看1兆6億元的代金收入,可作為未來開發公共建設,如公營住宅的經費,一旦「台北市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自治條例(草案)」通過,3年後為落日期限。
法令發佈後、落日期限前,建商移入容積至少須50%向市府繳納代金取得,而另外50%則可採現行取得方法移入。
日前等同容積銀行首例的「南山廣場」地上權案,64億元容積代金目前則是納入作為「都市更新基金」。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