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2008年敞開容積移轉自由市場大門,讓持有公園綠地、道路用地及歷史古蹟的所有權人,透過容積移出賺到意外之財,當時政府僅是單純認為容積「購買於民眾、出售予民眾」,卻沒想到創造一棟棟「酷斯拉大樓」,甚至增加的樓地板面積更成為豪宅產品出售給有錢人,而在源頭端甚至有地主因賣了道路用地賺了20倍。
「台北市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自治條例(草案)」將在3月底送入議會,容積移轉業者透露,3年落日期限前,勢必爆發建商搶照,將購買的容積用完,但對於持有公共設施用地的地主,恐怕容積移轉賺取豐厚利潤的「黃金時機」已經逝去。
不過,業者也透露,2008年開始台北市能夠進行道路用地移轉買賣的,能炒作、移出的都差不多了,有些地主真是賺到「合不攏嘴」。
他舉例,去年就有人賣掉一塊綠地,受惠公告土地現值連年調漲,等於「底價」坐享增值,再乘上市價170%計算,就賺了1400萬元。
也有許多是子女共同繼承案例,放了20~30年價值不高的公共設施地,也隨公告土地現值調高,加上市場炒作,翻漲20倍出售。
許多容積移轉中人則透過預告登記、信託進行如期貨般的「買空賣空」,掌握市場供需盤控價格,順利賺取地主、建商兩者之間的高額價差。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台北市容積移轉審查許可自治條例(草案)」將在3月底送入議會,容積移轉業者透露,3年落日期限前,勢必爆發建商搶照,將購買的容積用完,但對於持有公共設施用地的地主,恐怕容積移轉賺取豐厚利潤的「黃金時機」已經逝去。
不過,業者也透露,2008年開始台北市能夠進行道路用地移轉買賣的,能炒作、移出的都差不多了,有些地主真是賺到「合不攏嘴」。
他舉例,去年就有人賣掉一塊綠地,受惠公告土地現值連年調漲,等於「底價」坐享增值,再乘上市價170%計算,就賺了1400萬元。
也有許多是子女共同繼承案例,放了20~30年價值不高的公共設施地,也隨公告土地現值調高,加上市場炒作,翻漲20倍出售。
許多容積移轉中人則透過預告登記、信託進行如期貨般的「買空賣空」,掌握市場供需盤控價格,順利賺取地主、建商兩者之間的高額價差。
好房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