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移轉重劃土地 享兩大優惠 - 工商時報

1.道路用地

投資客或者建商為何想要買賣道路用地的原因是因為"容積移轉"。道路用地的價格因地區性的需求而價格不一,買賣之前必須要排除佔用物才使可以作為捐贈使用。

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容積移轉 》制度大轉彎,建商:為時已晚

內政部營建署昨(25)日研議修正容積銀行制度,可能大轉彎,朝向繳交代金買容積、設立容積銀行的雙軌並進評估。 對此,建商表示,業者已不再盲目追高、囤積容積,手中握有的移轉容積儲備量也足夠使用,此時政府轉彎,似乎為時已晚,對建商來說,影響不大。 興富發建設副總經理廖昭雄表示,未來容積移轉是要由政府作莊、建立容積銀行制度?或是維持現況?或改採繳交代金購買容積的制度?其實,對於興富發而言,都沒有差了。 因為,興富發多年來持續在全台灣各都會區購地,需要的容積移轉,都已陸續儲備好;再加上,房市脈動緩慢下來,建商大量購買土地情形不再,因此容積移轉購買量和需求量,也不如往年。 興富發昨天才剛剛出手買地,砸下12.93億元,買下台中市西屯區龍富段的1,357坪土地;在簽約購買之前,也已備妥可申請容積移轉的額度。 至於冠德今年初才出售2塊台北市中正、文山區的公共設施保留用地共587.15坪,出售價格達8.1,877億元,順利獲利了結出場,主要是考量,冠德在台北市已用不到容積移轉申請,手中無大型開發案需要容積。 加上未來政府將作莊、要建立容積銀行,因此趁著容積移轉未來可能趨於不值錢之際,逢高獲利了結手中可申請容積移轉的公設保留用地。對於政府的容積銀行可能大轉彎,冠德建設副總經理洪錦欽表示,此時再轉彎,也...

+土地開發 》建商不能夠說的秘密

無論地方政府或是中央政府,才是台灣最大的﹁土地公﹂,建商每一個案子都以億計,甚至上百億元,拿些錢﹁進貢﹂官員的傳聞似乎屢見不鮮。什麼樣的開發案件最容易發生政商間的利益糾葛?   六月十日一大早,行政院長江宜樺率領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財政部長張盛和與經濟部長張家祝等人,與工商協進會的理監事們進行早餐會,在官員與各行各業的熱烈討論中,卻聽不見建商的聲音,因為,也是工商協進會理事之一的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被收押,房地產又是財政部與央行最「顧人怨」的產業,即使意見很多的鄉林建設賴正鎰,也在此時選擇靜默。「無聲勝有聲」是建商們面對當前氛圍的心情。   尤其,在趙藤雄之後,又有興富發董事長鄭欽天疑似送新北市新莊房屋給前營建署長葉世文,因而以證人的身分被傳喚,接著代銷天王甲山林機構董事長祝文宇,因疑似送汐止兩間豪宅給葉世文,以證人身分到地檢署問訊。這些房地產霸主們一一到地檢署﹁報到﹂,讓房地產業者掀起一股﹁寒蟬效應﹂,不知下一位輪到誰!?   雖然現在建商處於﹁人人喊打﹂的處境,但過去十多年,房市不斷往上走,建商可說是一個高獲利的產業,動輒每股都可賺五元至十元之間,毛利之高,羨煞製造業。 房地產業者的事業要做大、做廣,就必須跟政府打交道,因為無論地方政府或是中央政府,...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相關法拍 》冤枉被課奢侈稅,國稅局3點提醒

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實施以來,不少民眾明明沒有炒房意圖,卻因不諳法令規定或誤信代書、仲介業者,而被課徵高額奢侈稅;台北國稅局特別整理3大常見違章情況,提醒民眾注意。 台北國稅局說明,有些民眾誤以為有「直系親屬」辦妥戶籍登記,即符合奢侈稅規定的「自住房屋」,即使持有不滿2年就出售,也可以排除課稅;事實上,根據規定,自住房屋應由所有權人、配偶或「未成年直系親屬」辦妥戶籍登記,因此不包括「直系尊親屬」。 另外,部分民眾誤以買賣取得的不動產,2年內出售才課奢侈稅;至於「受贈取得」的不動產,則可排除課稅;不過,根據規定,「銷售因繼承或受遺贈取得者」,才不屬於奢侈稅課徵範圍,但不包括「受贈取得」的不動產,避免有心人士利用贈與規避奢侈稅。 台北國稅局並指出,也有人誤以為不動產「持有期間」的計算,是自取得不動產登記日起至完成移轉予買方登記日止;其實,「持有期間」應自取得不動產登記日起至買賣雙方「訂定銷售契約」之日止。台北國稅局也呼籲,民眾若出售持有未滿2年的不動產,且不符合奢侈稅「豁免條款」相關規定,應依法申報繳納奢侈稅,以免被查獲補稅之外,還被處以高額的罰款,得不償...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土地開發 》蘆洲站聯開案低價徵收變豪宅,議員疑有弊

〔自由時報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捷運蘆洲線民國九十九年通車,過去蘆洲站因三處出口位於同一側為人詬病,現在聯合開發建案即將完工,市議員陳啟能質疑,當年台北市捷運局向地主徵收土地每坪約九萬五千元,現附近新建案每坪動輒五、六十萬元,且聯開案容積率高達三○○%,明顯圖利建商,他憂心恐演變成美河市弊案第二。 蘆洲站聯開案 容積率達300% 陳啟能批評,蘆洲地區一般建案容積率為二○○%,但此案容積率達三○○%,擺明「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且捷運站三個出入口直通社區一千零卅四戶門口,獨惠社區住戶,「這不是圖利建商,什麼是圖利建商?」 地下排水箱涵 致出口開同側 「此案程序合法,沒有問題!」市議員陳幸進反駁說,當初蘆洲站三個出入口開在同一側,是因地下有大型排水箱涵,工程技術無法克服,此箱涵起源於蘆洲南港子重劃區經常淹水,他協調水利局從中正路拉一條排水管線直通南港子大排尾端,使居民免於水患之苦。 至於該建案容積率高達三○○%,陳幸進認為,每個建案土地使用與管制不能一概而論,早期此區為都市計畫蘆洲北側農業區,徵收價格本來就低,後來透過都市計畫將農業區地目變更為交通用地,過程合法。 台信建設代銷部門副總經理高全福表示,以捷運蘆洲站所在的三民路及中正路一帶為例,近兩年建案實際成交價格每坪約五十萬元...

+土地徵收 》贊成或反對徵收? 航空城居民立場兩極

新頭殼newtalk 林雨佑/台北報導 桃園八德合宜住宅行賄案爆發後,爭議多年的桃園航空城計劃再度引人關注。支持和反對航空城計劃的居民雙方今(9)天在營建署前隔空互嗆,雙方各自的理由不同,支持居民認為,飛機起降的噪音影響很大,即便徵收後換得的土地坪數減少,他們也寧願被徵收搬去其他地方;反對居民則覺得噪音影響不大;反對團體也認為,支持的居民大多數都有錢有地,能從計劃中獲得利益,而「拿不出錢也拿不出地的人才會反對」。 營建署今天下午2點召開專案小組會議討論航空城,會議前台權會等團體及反對航空城數十位居民召開記者會,同時卻也有數十名居民分別搭3台遊覽車到現場,在大園鄉鄉長呂水田等人帶領下,高聲表達地方需要發展,力挺航空城計劃訴求,還回嗆反對的民間團體是外地人,根本沒有資格代替大園發言。雙方隔空對嗆10多分鐘,好險因警方人牆隔開雙方,而沒有造成進一步衝突。 而同樣都是在地居民,為何會出現反對和贊同航空城計劃的聲音? 贊成徵收、住在竹圍村多年居民林水生受訪時表示,噪音、海風潮濕、沒就業機會的問題太嚴重,為了他的小孩,他一直很想搬走,如果不蓋第三跑道的話,「就沒機會走了」。且交通部提了「一村一安置」計劃,竹圍村居民將會安置到南青路、大竹北路區段,而徵收後如果原本的坪數縮水,要「大屋換小屋」的話...

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

+土地開發 》中都濕地抵費地,底價101萬

網友批市府帶頭炒地皮?地政局澄清 〔自由時報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地政局第二季的開發區土地標售,一筆中都濕地第一排抵費地的底價破百萬,訂出一百零一萬價格,被網友質疑政府帶頭炒地皮?未來推出的新建案可能每坪要喊到五十萬元! 中都四十二期、六十八期市地重劃區搶手,地政局第一季首度標售兩塊抵費地試水溫,位於熱河三街、德旺街的三角窗住四用地,因非面濕地第一排,地政局訂出底價五十九萬元,竟吸引十八標競標,最後由堅山建設以每坪一百零三萬五千元得標,溢價高達七十四%,創下區內住宅用地實價登錄成交行情新高。 地政局打鐵趁熱,第二季推出面臨中都濕地第一排的住四用地,位於美都路與遼北街的三角窗,面積達一千三百四十三坪,地形方整,加上鄰近中都願景橋,因此訂出底價一百零一萬元。 昨天消息一出,網友質疑政府帶頭炒地皮,以上次溢價率七十四%估算,這筆土地可能會以每坪一百七十五萬元標出,直逼對岸的美術館特區,未來推出的新大樓建案,每坪豈不至少喊到五十萬元? 地政局解釋,美術館特區的土地日漸稀少,中都重劃區有中都濕地公園加持,建商普遍看好未來發展,底價會訂出破百萬價格,主要是參考上次標售價格,加上這筆土地的區位更佳,絕非帶頭炒地皮。 由於中央打房動作不斷,高雄市今年來的房屋買賣成交量逐月下滑,地政局此時標地卻訂出...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公共設施 》獎勵投資興建公設新北修法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2日電)新北市府市政會議3日將審議修正「新北市獎勵投資興建都市計畫公共設施辦法」,明確申請人取得公設土地的公私有區別。 新北市府城鄉發展局今天表示,「新北市獎勵投資興建都市計畫公共設施辦法」於民國101年1月18日發布施行,但原條文沒有敘明申請人取得公共設施用地,全部土地為公有土地(包括國有及市有土地)或私有土地之區別。 且原有條文也未明定公共設施用地,為國有土地時,應如何申請辦理;至於市有土地的處分、設定負擔或租賃,新北市府已明定「新北市市有財產管理規則」。 城鄉發展局將在3日上午的市政會議中,修正獎勵投資的公共設施興建申請人,是否取得公設用地之全部私有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及其取得比例規定是否須辦理公告及公告天數。 另也明定公共設施用地內,有市有土地及國有土地申請辦理方式。 城鄉局說,修法目的是使公共設施全部用地的土地所有,或其他使用權利規定更明確。修正草案已經在4月經新北市府法規委員會審查通過,市政會議審議通過後,將發布實施,並函報行政院備查,函請新北市議會查...

+祭祀公業 》祭祀公業賣土地漏列成員,紛爭短期難解

楊梅市「吳從子旺」祭祀公業在過去卅多年間,將四百多筆土地賣給民眾,因祭祀公業內部糾紛,土地買賣引發爭議,日前一位民眾一審敗訴,法院判決所買土地需歸還祭祀公業,引起其他四百多位購買土地買家的恐慌,並組自救會爭取自身權益。(彭清仁報導) 據了解,桃園楊梅市一名葉姓民眾,民國七十八年花了兩百多萬元向「吳從子旺」祭祀公業購買一筆土地,卻因為祭祀公業派下紛爭提告,法院判處葉姓民眾敗訴,需取消所有權移轉登記。法院的判決也讓其它向「吳從子旺」祭祀公業購買土地的四百多位民眾恐慌,擔心錢也付了,最後卻要拆屋還地,四百多位買主也組成自救會,希望能夠保住自身的權益。自救會表示,除了葉姓民眾敗訴之外,另外仍有五十多人也被提告,官司仍在審理當中。 針對「吳從子旺」祭祀公業的案例,國內專營祭祀公業及神明會的千代田公司董事長蔡政杰表示,儘管雙方各有立場,但全案最核心問題是漏列!千代田在處理過許多案子當中都發現,派下員漏列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由於司法機關認為祭祀公業是公同共有的法律關係,土地是全體派下員共有,而管理人只是全體派下員所選出的代理人;因此管理人要處分土地,必須獲得大多數、通常是三分之二以上派下員同意授與代理權及處分權。如果公業的派下員有漏列,則管理人的代理權及處分權的權利基礎便不穩固。蔡政杰也坦言,短期...

+土地買賣 》二八七筆土地徵收未過戶,市府怠忽反提告

求償六千萬不當得利 民眾不滿 〔自由時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台北市是首善之都,但竟然還有二八七筆土地六十年來已徵收,卻沒完成產權移轉登記為市有地,多年來已有民眾繼承、買賣這些土地,但直到最近,北市府才提起民事訴訟,接著一口氣還對一位民眾求償六千萬元不當得利,民眾不滿政府「莊肖維」。接獲陳情的市議員戴錫欽則痛批,明明是市府行政怠惰,實在沒理由興訟。 對此,台北市地政局低調表示,早年地政資料不齊全,直到二○一一年遭監察院糾正後,地政局才著手清查這兩百多筆土地狀況,但北市府不可能強制將土地登記為市有地,所以只能針對個案,透過法院認定。 地主子女繼承 未聽聞領徵收費 地政局副局長潘玉女說,已徵收並開闢公共設施的用地,不會有地價及房屋稅問題;不過,稅捐稽徵處長黃素津坦言,已徵收未開闢用地可能會有稅的問題,如某學校預定地長年沒開闢,在此情況下,私有地主、建物所有權人仍要繳稅,畢竟產權沒過戶,稅捐機關仍會向原所有權人徵稅。 任由地主買賣 也未告知已徵收 戴錫欽接獲高姓民眾陳情,指家族從未聽聞父親告知北市府於一九五九年徵收土地,也不知有何徵收費,子女繼承土地時,市府未表明該土地已徵收;離譜的是,市府還容許家族於一九九三年賣地,最近才告知「土地已遭徵收,先前繼承、買賣都是非法」,接著求償不當得利六四○七萬元,民眾不滿政府實在是「裝肖維」。 至於這段時間高姓民眾是否持續收到稅捐處稅單繳交稅金?記者透過戴錫欽去電查證,至截稿為止,無法取得進一步回應。 議員認為市府理虧...

+房市消息 》合宜住宅涉弊延燒!中央暫喊卡「止血」

為了解決居住正義問題,馬政府推出合宜住宅政策,希望青年買得起台灣的房子,但如今卻因為「人謀不臧、官商勾結」蒙上陰影,因為3個合宜住宅的案子,目前就有2個出問題,被「嚴重打臉」,到底要續推還是廢除?受到關切,雖然內政部長說,這是執行面問題,政策面不會改變,但房價高昂的北台灣,目前也沒有足夠土地興建,所以專家認為,這代表政策急凍,名存實亡。 總統馬英九(2014.5.20):「居住正義,加速實現,讓青年住得起台灣,政府正在興建將近1萬戶的合宜住宅,將以市價7折出售。」 口口聲聲要讓青年住得起台灣,大推「合宜住宅」,怎知建商行賄地方官醜聞,重挫馬政府「居住政策」。綠蔭、社區,合宜住宅低於市價7折,讓多少人可一圓買房之夢,目前板橋浮洲合宜住宅加緊趕工,這是馬政府推出「三大合宜住宅」裡,唯一沒淪陷涉貪風暴的,桃園八德涉貪收賄,機場捷運A7也被質疑。 房仲賴建男:「家裡或是有條件符合申請資格的人頭,來登記名字。」 人頭戶搶著來排隊申請,合宜住宅有多低價?板橋浮州一坪不得超過19.5萬,機場捷運A7一坪15萬,桃園八德14.9萬,3個案子早就被預約完售。 相較於社會住宅只租不賣,合宜住宅10年後即可轉手,超低價買賣之間,利潤驚人,有心人士趁機圖利。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買到之後,經過5到10年後...

+土地移轉 》公告現值漲漲漲,富爸媽加速贈房產

北市首季移轉 占去年四成 〔自由時報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因公告土地現值四年漲四成,造成近四年來全國與六都贈與移轉棟數連年成長,以今年第一季來說,台北市移轉棟數高達三七九六棟,已是去年全年的四成。透露出公告土地現值大幅調升情況下,富爸媽也加速將房產贈與給子女,避免愈晚贈與、稅負愈重。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訊,全國贈與移轉棟數,三年暴增逾一.二萬件,二○一一年時全國贈與移轉棟數僅三.九六萬件,到去年一口氣突破五萬大關,全年贈與移轉棟數達五.一六萬棟,三年增幅超過三成。 至於六都中三年贈與移轉棟數增幅最大的縣市為高雄市,三年來增幅達五十八.六五%,其次是台中市,增幅約四十二.六三%,三到六名依序為桃園縣、台南市、新北市、台北市,增幅各為三十九%、三十五%、二十一%、十四%。 但若以贈與移轉棟數來看,新北市最多,去年高達一萬○六一二棟,相較前年的八七五五棟,增幅超過兩成。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近年來由於公告現值大漲,加速不少富爸媽的贈與腳步,過去冷清的中南部,贈與量也持續增長,若以此速度增長,今年贈與可能再創新高。 但她提醒,若採取贈與移轉的民眾要特別注意,由於國稅局已取得受贈人成本資料,日後受贈人賣出時,移轉將採實價課稅,屆時稅負將會十分驚人,規劃前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