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移轉重劃土地 享兩大優惠 - 工商時報

1.道路用地

投資客或者建商為何想要買賣道路用地的原因是因為"容積移轉"。道路用地的價格因地區性的需求而價格不一,買賣之前必須要排除佔用物才使可以作為捐贈使用。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房地新聞 》北市地政:13億徵收保管款沒人領?歸國庫?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依據台北市政府地政局統計,目前台北市政府保管之徵收補償費,累計達13億元仍待民眾領取,地政局提醒民眾收到保管通知15年內,務必辦理領款手續,否則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補償費會歸屬國庫。 地政局分析,北市土地徵收補償費保管專戶內尚有2,700多件保管款,保管總金額達13億元未領取,多數是應受補償人已死亡,繼承⼈眾多,或是旅居國外,或是被徵收土地設定有他項權利,需與他項權利人協調領取,致尚未辦理領款手續。 為提醒民眾儘速辦理領款手續,地政局於2015年5月起於該局網頁設置「徵收保管款查詢」專區,將屆繳庫期限之保管案件資訊持續上網公布,並主動再行寄送通知,另為擴大服務範圍,並自2017年9月起在查詢專區新設「徵收補償費保管款速查GO」查詢系統,只要輸入應受補償人姓名或統一編號,即可查詢是否有保管款未領取,提醒民眾儘速領款。 藉由上網公布及主動通知,統計至今已有5成民眾辦理申領保管款手續為提供民眾更方便申領服務,地政局除了提供台北在...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房地新聞 》20年說不通的塭仔圳都市計畫,侯友宜終將消滅鐵皮景觀

好房網News記者陳倩雯/綜合報導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108年6月18日審議「新泰塭仔圳市地重劃」都市計畫案,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親自出席會議,展現市府推動該案的決心與重視,獲中央支持審議通過,後續將再次公展,以加速開發進度。 塭仔圳重劃案是新北市近期最大的整體開發案,歷經多次都委會專案小組審議,並經本次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獲得中央的支持,後續細部計畫將配合內政部審定的主要計畫內容調整修正,並再次公開展覽30天及舉行地方說明會,預計全案108年12月將都市計畫定案,接續辦理市地重劃作業。 侯市長親赴內政部都委會,也成為台北縣到新北市歷屆首長第一人,從他上任半年內即處理了20年未解的都市計畫案,也展現新北邁向國際的企圖心。 持分地、繼承土地、都更整合、危老重建、持分土地、持分房屋、共有土地、畸零土地 買賣區域: 新莊塭仔圳、林口​特定區、二重疏洪道、蘆洲北側、台北港​特定區、士林社子島、​關渡平原、五股洲子洋​、五股新市鎮、文山老​泉里、土城暫緩發展區​、江...

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

+房地新聞 》解缺地,新市鎮可蓋臨時廠房

工商時報 彭媁琳/台北報導 為了解決台商回台投資廠房土地問題,內政部13日通過法規修正,放寬新市鎮毗鄰土地,可以申請增建臨時廠房,並能以立體化的方式增建,以強化產業競爭力和健全新市鎮產業發展,讓台商回台再添利多。 內政部通過《新市鎮特定區實施整體開發前區內土地及建築物使用管制辦法》第6條修正草案,解決新市鎮既有工廠廠房僅限原地、原規模使用的問題。 陸美貿易戰持續,台商返鄉設廠需求增加,圖為台南市加速開發新工業區,並提供優惠土地價格。 相關官員表示,由於新市鎮開發期程較長,加上台灣產經環境快速變遷,近期因中美貿易戰等因素,使得在中國大陸地區設廠的業者有意願回台投資,但有業者反映,無法在短期內快速覓得可新設或擴廠的的土地。 因此,內政部除了籌設高雄新市鎮產業專用區和橋頭科學園區外,希望透過修法,放寬在新市鎮未實施整體開發地區,既有工廠可在毗鄰土地申請增建臨時廠房,幫助廠商將投資重心轉回台灣。 同時,內政部參考《興辦工業人使用毗連非都市土地擴展計畫申請審查辦法》等規定,增訂...

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房地新聞 》東區店面怎麼救?顏炳立勸「忘掉美麗的過去」

好房網News記者羅力元/綜合報導 近來東區店面倒閉、空租新聞頻傳,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認為,除說明商業模式的變遷,也證明店面投資市場已走到盡頭,沒有永遠上漲的租金及房價,東區商圈的房東、屋主都應忘掉美麗的過去,積極幫商圈找尋轉型的方法,才能解決衰退的困境。 顏炳立在《顏炳立市場觀點》以「店面投資,冷到爆!」為題撰文指出,由於消費習慣改變,實體店面萎縮,印證了店面投資市場繁華已盡,而他也認為東區沒有殞落,只是衰退,忘掉美麗的過去,接受事實、調整自己,才能解決商圈面臨衰退的哀愁! 顏炳立認為,東區商圈的房東、屋主都應忘掉美麗的過去。 顏炳立認為,當全球最強勢的貨幣-美元可以有一年3%~3.5%的定存利率,等於宣告台灣店面投資市場掛了。而店面低投報率卻可能面臨房價下修二到三成的損失,店面擁有者要認知已經度過了精彩的收租歲月,店面處於空置的現況,將使商圈發展的新陳代謝無法進入淘汰再重生的狀態。 顏炳立指出,先知先覺者忍痛殺出,輕鬆享受不被套牢,後知後覺者仍然眷戀著過往美麗的收...

+房地新聞 》5年才跌8% 專家爆房市空襲還沒來

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去年下旬、今年初,建商受惠央行利率創新低,首購族等很久蠢動想買房,加上新手投資客進入法拍市場撈貨,房市買氣頗有起色。不過,曾經是「超級大多頭家」的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卻驚爆,由數據觀察,台灣房地產從2005年的大多頭至今,根本還沒結束。 章定煊指出,台灣房地產2005年的大多頭,走到今年都還沒結束,由國泰房地產指數來看,從最高點只修正了8.9%,這樣的修正幅度,根本不足以稱作「空頭市場」,那麼已經長達15年的多頭,多頭還能走多久?接下來的空頭又可能多久呢? 他分析,台灣過去房地產有7年一循環的說法,房地產循環很快,就算高檔套到,7年也能解套,所以,許多投資客在多頭氣勢之下,把自備款30%的額度用到極致,買到什麼貨都無所謂,隨便買準沒錯。 但如今房地產的循環被打亂,房地產的週期被拉長,未來的多空真的非常難以預料。若像日本一樣,從1991年1月開始走到2009年1月一波20年的空頭該怎麼辦?這就是現在房市最大風險。 章定煊說,真正的空頭...

+房地新聞 》繼承農地5年內沒維持農用,被追稅3百萬

繼承農地要繼續維持農用五年,該農地才可以免課遺產稅,若被查獲列管期間「非農用」了,要追繳已免的遺產稅,而且是向「所有的繼承人」追繳。北區國稅局查到一個個案,列管期間把繼承的免稅農地出租給公司搭建臨時工務所,被追繳300多萬元遺產稅。該個案當年適用10%的遺產稅單一稅率,農地以公告現值計價,現值3000多萬元,所以追繳300萬元遺產稅。北區國稅局官員說:「只是把當年免掉的遺產稅追回,這類案件沒有罰款,也沒有加計利息。」所以,納稅人申請農地免稅,兩年後被取消免稅,官員說:「經濟上沒有任何損失,只是比較麻煩些。」因為先繳或後繳,稅款都一樣,甚至可以說賺了利息。官員說,補稅單會發給代表人,也就是當年申報遺產稅的代表人,但是所有繼承人都是「納稅義務人」。通常代表人會出面,協調納稅義務人分配補稅款。所以,有時候取消農地的免稅問題會轉成家族糾紛。因此,也有遺產稅個案為了免掉後續糾纏,特意不爭取農地免稅,免得其中一個繼承人於五年列管期間內賣掉農地、或者轉做非農地,所有的繼承人都被追稅。不過,官員還是建...

+房地新聞 》老屋都更不受騙 教你聰明辨別「危老推動師」3要訣

雙北地區老屋眾多,政府日前推動「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簡稱危老條例)享有10%容積獎勵,將於明年5月9日到期,近期出現許多「危老推動師」擾亂市場脈向,雙北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表示,「很多人不具備容積獎勵、建蔽率等專業知識,上完幾小時課程後,便自稱危老推動師,到處尋找老屋屋主洽談,最近更出現不良人士為促成改建,給予屋主不切實際條件與期望,間接影響改建之路。」民眾如何辨別危老推動師是否專業?胡偉良分享小訣竅,首先可從名片判斷,上方印製「建設開發公司」或都更(危老)推動師,記得提高警覺;其次,住戶可要求與建商負責人直接對話,避免遇到只是為了整合利益,而亂開條件的人;其三,因為危老改建除了興建部分,同時涉及到新成屋的多餘房屋銷售,涵蓋多專業知識,建議找兼具營造和建設背景公司較為適合。胡偉良也建議,政府應該成為輔佐的角色,透過制定完善法規與制度,交由市場自由運作,不需提供特定獎勵措施,讓房市回歸自由市場機制,才是根本之道。持分地、繼承土地、都更整合、危老重建、持分土地、持分房屋...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房地新聞 》莫名收到土地鑑界通知是否一定要去?地政局告訴你

民眾若沒申請土地鑑界,卻收到定期通知書,苦於上班忙碌無法到現場,也擔心沒到場會損失自己權益。地政所表示,收到通知書後沒有到場是可以的,若擔心測量有誤差,也可至現場詢問施測人員,以避免日後的糾紛。土地鑑界是土地複丈的其中一種,是指已辦理地籍測量之土地,實地界址因人為因素或天然災害,致使界標移動、湮沒或遺失造成經界不明時,相鄰土地所有權人對其界址需經確定其位置,例如申請建築避免越界、與鄰地所有權人確定界址樹立界標,以保障權益,可向當地地政機關申請予以丈量作業。地籍圖重測之結果,地政機關應將有關重測成果清冊、地籍公告圖及地籍調查表,以展覽方式公告30天,並以書面通知土地所有權人。為維護雙方相鄰土地所有權人財產權益,當地地政所依規定寄發土地鑑界定期通知書,會詳細告知鑑界測量日期時間、地點及備註欄事項等相關資訊。三重地政事務所主任林圭宏表示,測量當日除申請人或代理人如無法親自前往辦理指界認章時,必須出具委託書委託他人現場會同辦理外,其餘相鄰地號之關係人因事無法到場也沒關係,地政事務所測量人員仍會...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房地新聞 》籲危老重建時程獎勵再延3年,營建署說「不」

好房網News記者李彥穎/台北報導 針對不動產業界建議,希望政府將危老條例時程獎勵,再延長3年,營建署表示,為鼓勵所有權人更積極整合,目前並未考量修法延長。台北市不動產公會榮譽理事長陳春銅,30日參加仲量聯行召開的2019年度不動產高峰論壇時表示,目前全台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大約有400萬戶,估計都更潛在商機高達18至20兆,但危老條例公布後3年內的10%時程獎勵,即將在明年5月到期,因此建議政府再延3年,給整合中的個案多一點時間,整合到百分百同意。針對不動產業界建議,希望政府將危老條例時程獎勵,再延長3年,營建署表示目前並未考量修法延長。對此營建署表示,依照「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第6條規定,施行後3年內,也就是在2020年5月9日之前,所申請的危老重建計畫,會多給基準容積10%的額外獎勵,目的是為了鼓勵「加速」申請重建的民眾,應此如果延長期限,就失去了原本鼓勵的立法本意。營建署強調,現在距離危老條例時程獎勵截止還有11個月,而且依照危老條例的規定,民眾只要在...